啤酒看起來清明透亮,但實際它是一種膠體溶液。各種有機物質在液體中處于膠體平衡狀態,包括蛋白質聚合物、蛋白質—多酚聚合物、酒花樹脂、啤酒石以及釀造過程中添加物等。這些膠體顆粒的大小從0.01μm到50μm不等,存留在啤酒終產品中,其組分和粒徑分布不僅影響啤酒的保質期,也決定了它的風味。
《Beer Evaluation of final product and filtration efficiency》一文中就推薦使用經典的庫爾特原理檢測啤酒內顆粒粒徑分布。其評估結果報告中給出了啤酒中大小在1-30μm之間顆粒的粒徑分布,原表格如下:

表1 啤酒中1-30μm顆粒的粒徑分布
根據表1的測試數據,我們可以看出啤酒中的顆粒在1μm居多(傳統的庫爾特粒度儀檢測下限在1μm左右)。故在實際的啤酒樣本中,很可能有大量顆粒分布在1μm以下,由于超出量程未被檢測到。納米庫爾特粒度儀(Nanocoulter)根據經典的庫爾特原理,采用光刻固態納米孔技術,將顆粒的檢測粒徑下推到了50nm左右,可以幫助我們完成這個猜想。筆者在市面上購買了9個啤酒品種進行測試??梢钥闯?,啤酒中確實有著大量1μm以下的顆粒,它們主要集中在70nm以下,且濃度量級*高可達10的11次方。具體數據如下:

不同品牌的啤酒,由于釀造工藝的差別,內含的顆粒大小也不盡相同。納米庫爾特粒度儀(Nanocoulter)可以很好的區別不同品牌啤酒內顆粒的大小和濃度的差異。如圖所示,保拉納西柚牌啤酒的粒徑分布較寬,主要集中在70nm左右。而克倫堡玫瑰的粒徑分布相對較窄,粒徑也主要集中在70nm左右。不難看出,不同品種啤酒中的納米顆粒粒徑、濃度有著顯著差異。受限于檢測手段,《Beer Evaluation of final product and filtration efficiency》一文中只檢測了微米級別以上的顆粒。而納米庫爾特粒度儀憑借高精度、低檢下限,對上文進行了一個良好的補充。至于這些納米級別的顆粒是否才是影響啤酒的保質期,并且決定其風味的關鍵因素?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。瑞芯智造在經典的庫爾特原理基礎上開發的納米庫爾特粒度儀,全球首 創固態納米孔顆粒分析平臺,采用新一代電學檢測方法,粒徑分辨率可達到1nm。實現納米顆粒的單顆粒檢測,一次測試得到多維度數據(粒徑、濃度、zeta電位、形態),為科學研究、生產品控、醫藥研發等領域,提供精準的數據。